冯骥才:唤起文化自觉 守护传统文化之根

文化人物网会员文章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吴震启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会员发表 > 会员文章 >

    冯骥才:唤起文化自觉 守护传统文化之根

    2019-11-04 15:56
    来源:
    阅读量:
    语音阅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近年来,中国发展令世界瞩目,支撑古老中国骐骥一跃的,有道路选择、有理论引领、有制度优势,也有文化力量。中国古代有“九鼎”之说,这些国之重器,不仅是政权象征,更是文化赓续、文脉传承。由商周而汉唐、而宋明、而今日中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精神九鼎传承不绝,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因。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着深厚的文化自信。
           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先辈遗产的传承,是一个民族独立于世、长存于世的标识。振兴国家、复兴民族,离不开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启迪和精神支撑。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地带,能否留得住承载历史血脉的文化遗产;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能否避开长存于此的历史遗迹,这不仅是关于开发成本的经济账,更是关乎留根护魂的文化考题。保护文化遗产,就是涵养一个民族文化的“根”与“魂”;传承传统文化,就是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以此激发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助力今天的发展,守候未来的希望。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从1983年受邀进入政协,已连任七届。参政议政三十五年,冯骥才的提案多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相关:他是第一个提出要将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的人,推动了清明、端午等传统节假日放假的确定,2014年他再次建议将除夕纳入法定节日;2001年,他在两会上递交提案,建议启动“保护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次年,该工程启动,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对民间文化进行国家级抢救、普查和整理;2011年,冯骥才提交提案,呼吁加强对古村落和古村落文化的保护……2017年,冯骥才的三份提案依然与古村落的保护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关。
           2017年3月7日,十二届全国政协五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冯骥才就“传统村落保护”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不能让积淀了千百年的村落,在我们手里一年两年就被糟蹋掉了。文明传承就像火炬传递一样,不能熄灭。”
           冯骥才说,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基本是农耕史。在农耕文明之前,人类是不种粮食的,捕鱼打猎、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居住的地方,聚落是迁徙的;进入农耕文明以后,人类开始种粮食,并定居下来,定居了之后就产生了村落,这对于人类文明而言非常重要的是文化就积累下来了。村落是人类最古老,也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家园,一直到今天,一代一代人不断地把他们的精神、追求、向往、希望往这里放,经过村落的认同,形成了中华民族最稳定的东西,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出民族最核心的价值。
           因为自然条件、历史变迁不同,村落与村落各不相同,每个村落都有自己的特点,村落又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切的风物都和自然条件分不开,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衣着、饮食、生活起居、建筑等形式,并因其各自的独特性,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就产生了。可以说,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并不是在城市,主要还是在村落。中华民族最遥远的根在村落里,那些具有重要历史与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是我们无比宝贵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明接续不断的极为重要的传承载体。
           他认为,当前传统村落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个是空巢化,另一个是过度旅游开发。
           关于对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冯骥才说:“目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甚至连措施都没有;而村民并没有保护自己村落的自觉性,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他们并不知道村落的价值。所以在这个时候开展旅游,村落就很容易被破坏。”
           冯骥才呼吁,有关部门建立相关机制,对不以保护为基础的旅游开发计划不予批准。同时,为保护好村落,地方政府要帮助老百姓做好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传统村落的改造,专家学者希望越慢越好,可当地政府希望它变现越快越好。这一对矛盾怎么协调?冯骥才说:“要唤起大家的文化自觉。实际上,这个自觉不是没有。”
           冯骥才认为,申请开展旅游的传统村落,前提是必须按照国家的保护规定与标准制定严格的保护规划和旅游规划,报请国家管理部门核准。凡开展旅游的传统村落,干部与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学习和掌握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保护规定。
           在皖南地区的一个村落考察时,一处细节让冯骥才看到了当地村民对于传统村落保护的自发性:“村里家家户户的电线都用白色塑料管包起来,染成了深灰发黑的颜色。村长告诉我说,是村民们自觉地把塑料管染了,因为白色和村子的整体色调不统一。”这样的做法着实令人欣慰,更说明人们有了保护的觉悟、有了审美。
           冯骥才强调:“知识界的文化自觉、国家的文化自觉,最终需要的是全民的文化自觉。”
    “如果有了全民的文化自觉,人们都能热爱自己的文化并引以为傲,我们就有了文化的自信,整个社会的文明也会随之发展起来。”冯骥才坦言,望得见乡愁,其背后是村落的精神价值,“它对于整个民族的意义分量很重,这个工作也毫无疑问是艰难的。”
           “四驾马车”
           “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冯骥才称之为自己的“四驾马车”。
           20世纪90年代,是冯骥才文学和绘画创作的高峰期,但出于一份文化人的社会责任感,他开始投身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冯骥才来说,这是一次自觉的转身。
           除了身体力行地奔走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线,冯骥才始终坚持培养年轻后辈。“在教育方面,我注重两个因素。一是责任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二是视野,秘鲁作家、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说过,‘作家最重要的是视野’。在我看来,做文化也是如此,要有思想的视野、知识的视野,方能做好。”
           在冯骥才心中,文化的事是民族的事,传统文化是民族复兴的基础。“我国是文化大国,最高决策层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态度很坚决。对我们这些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来说,就要像武训办学一样,不断呼喊,把知识分子的先觉想法变成全民的文化自觉。”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会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