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荣登《中国文化人物》封面
新浪微博
新浪看点
搜狐视频
网易订阅号
头条号
腾讯自媒体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特别报道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搜索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大唐西市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首页
文化大家
人物访谈
特别报道
世界之窗
文化广角
新闻资讯
天下收藏
文化人物资库
视频新闻
在线杂志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报道
>
莫言荣登《中国文化人物》封面
2018-06-02 16:57
来源:中国文化人物
语音阅读
2018年5月21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手拿《中国文化人物》高兴地合影留念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王保胜
/摄影报道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向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及现场嘉宾展示《中国文化人物》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在活动现场与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会长、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管委会主任张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田黎明
一起认真阅读《中国文化人物》并相互交流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 王保胜)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荣登《中国文化人物》封面。
《中国文化人物》自2011年创刊以来,一直关注中国文化艺术界德艺双馨的文化大家和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民艺术家,通过多种手段、多种语言、多种报道方式、多种媒体形式,全面报道中国文化名人名家在各自领域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至今已在全球五大洲设立分社,编辑出版数百期,在海内外广大读者中极具影响力。
《中国文化人物》以报道为中国文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艺术家为主体,真实再现他们肩负使命、勇于拼搏、大胆创新、无私奉献的奋斗历程;揭示他们为艺术宝库呈献的精品力作既渗透着历史积淀的体验和哲理,又蕴含着时代孕育的理想和精神,既延续着传统艺术的特点和优势,又创造着新颖鲜活的内容和形式。《中国文化人物》是广大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们的良好展示平台。
《中国文化人物》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活动,生动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着力书写人们寻梦的理想和追梦的奋斗,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文化人物》不断丰富拓展中国梦的表现内容,既讲好国家民族宏大故事,又讲好百姓身边日常故事,用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叙事体现中国梦的丰富内涵,见人、见事、见精神。
《中国文化人物》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坚实根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赋予新意、创新形式,进行艺术转化和提升,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
《中国文化人物》致力于推动优秀文艺作品走向世界。运用文艺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魅力,是树立当代中国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任务。《中国文化人物》深入挖掘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昂扬向上的红色文化、充满生机的当代文化,创作生产符合对外传播规律、易于让国外受众接受的优秀作品,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助力中华文化发展繁荣。
莫言此次荣登《中国文化人物》封面,不仅对《中国文化人物》表示谢意,更期待《中国文化人物》
坚守自己的品味和特色,向世界讲好中国的文化故事,增强中国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中国文化人物)
责任编辑:赵建华
分享到:
最近更新
皮影舞台上演冰雪奇缘
胡焕庸:为“南沙群岛”命名的地理学家
陕西战国秦墓发现金饰品 见证中西文化交流
4个月涨粉200万,72岁退休教授为何迅速走红?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吕锁森:京剧国粹值得被世界看见
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将于12月8日在福州举办
上海:诗歌点亮回家路
票房破4亿 这部小成本悬疑喜剧如何成赢家?
山东一旧石器遗址出土距今9.9万年的磨制骨器
推荐艺术家
热门推荐
澳区全国人大代表崔世平:建议借助数字技术推动优秀地域文化传播
在全球疫情不断加速蔓延,国内疫情偶有多地爆发的态势下,人们的文化生活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观影、看展、休闲文娱活动...
全国人大代表尚瑞芬:建议推进数字藏品发展 让数字科技服务人民生活
近期,中国传统文化借助数字技术破圈,博物馆纷纷掀起数字藏品热潮。数字藏品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人民艺术之光:2022中国当代艺术名家作品展”在北京隆重举行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刘升、张东立)2022年1月23日,在喜迎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虎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为了促进中外...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
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名家新闻网
中国日报
光明网
中国网
凤凰网
网易
搜狐网
新浪
腾讯网
中国青年网
环球网
中华网
央广网
央视网
中国文艺网
中国作家网
中国艺术报
欧洲新闻联合网
欧联华文网
中国侨网
中青在线
联合早报
中国新闻图片网
中国文明网
求是网
文汇网
国新办
新京报
国际在线
参考消息
海外网
特别报道